你见过的快递包装袋是白的还是灰的?
发布时间:2018-09-04
你见过的快递包装袋是白的还是灰的?
经常要收快递的你,记不记得,快递包装袋是白的多还是灰的多?9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新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开始施行,或许这意味着,你见到的白色快递包装袋会多起来。
2018年2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新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业界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快递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绿色革命。
此次标准修订围绕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的要求,进行了多方面修改,并对标准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弥补了2009年旧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标中绿色环保相关内容的不足。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到2020年,符合新标准的包装材料应用比例要达到90%以上,环保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大幅提升,尤其是环保塑料包装袋和封装胶带使用比例。
“绿色化”是新标重中之重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京华接受采访时答道,此次国标修订,“绿色化”是其重中之重。新国标结合快递包装行业实际,在此方面增加了不少内容,进行了大量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加了重金属和特定物质的限值。为减少重金属和特定物质对土壤、水源和人体带来的这种负面影响,标准提出快递封套和快递包装箱中,铅、汞、镉、铬四种重金属含量每公斤不应当大于100毫克。对于快递包装袋,新国标还对六种邻苯二甲酸酯(也称塑化剂)、溶剂残留以及苯类溶剂残留量提出了限值要求。
二是倡导使用生物降解材料。标准首次提出“快递包装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在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减少白色污染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据中国邮政业内专家介绍,目前普遍使用的塑料袋,在自然条件下需200年才能实现降解,而生物降解塑料快递包装袋被废弃后,在自然界条件下(如土壤、沙土等)和特定条件下(如堆肥、厌氧消化、水性培养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自然降解,经过6个月后可以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三是对印刷油墨提出技术性要求。一方面大幅减少油墨的使用,标准提出快递封装用品宜保持材料原色;印刷面积不应该超过表面总面积的50%;此外倡导使用水基型油墨印刷,这样可以避免因使用热熔基型油墨所导致的溶剂残留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标准中的这些内容将绿色化的相关要求落到实处,指导企业开展快递封装用品的设计、生产和检测,有效减少生态的影响和环境的负担。
“减量化”得到强化
单位产品节约一些物料也许微不足道,但是放到一个年规模400亿件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的快递业来看,就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如何实现减量化,新标在四个方面作了规定:
一是降低了快递封套用纸的定量要求。将快递封套原材料的定量从每平方米250克、300克降低到不低于200克,降幅超过20%。
二是降低了塑料薄膜类快递包装袋的较低厚度要求,由旧国标的0.06毫米降低到0.03毫米,降幅达到50%。
三是对于快递包装箱单双瓦楞纸材料的选择不再作出规定,在保证快件寄递安全的前提下,只要材料符合耐破、边压和戳穿强度等指标就可以了,推广低定量、高强度原材料在快递业的应用。
四是降低了气垫膜类快递包装袋、塑料编织布类快递包装袋的定量要求。明确提出快递包装箱的基础模数尺寸,提出包装箱的基础尺寸为600mm×400mm。标准研究单位按去年的业务量规模也大致测算了一下:达到新国标要求的快递封套的使用量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6400吨纸制品,这也就意味着将节约大量木材;达到新国标要求的快递包装袋的使用量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节约4200吨石油。
让快递包装“循环”起来
9月1日实行的新标中增加了“二次使用封套类型”、“重复使用快递包装箱”的内容。在新修订的标准中,提出快递包装箱重复使用时应符合GB/T 32568《重负使用包装箱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新标中还增加了“可循还利用相关标志印刷”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快递封装用品,应分别印有可回收标志、重复使用标志或塑料产品标志,以满足对快递包装箱进行回收再利用的需求。
记者走访上海时发现,目前已有快递企业开始循环使用包装材料。菜鸟驿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拆开的快递盒子扔在一个地方,如果有人来寄,就直接用拆过的盒子,能用的都用上,将之前收存的旧包装盒进行二次再利用。据介绍,他们那里的旧包装盒二次使用率高达60%左右。“我们这边旧的回收利用的包装盒上面都贴有标签。这个标签就是循环利用的,利用干净的旧纸箱包装的。”工作人员说。
新标落地需破哪些难关?
身处信息化时代,我们深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给传统的商业带来了深刻地影响,“互联网+零售业”的产业模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颠覆与彻底性的变化。